情緒的結,聽懂了,就能解:助人者的自我關照與界線智慧
情緒的結有時候只是需要被傾聽與理解
昨天受到星說543的邀請錄podcast,中間Morris問我像我們這樣每天在接觸個案,尤其遇到情緒很重的個案,跟對方相處時會不會也因此感到很負面。
她真正想問的應該是,我們要如何去陪伴個案又不至於讓自己太過於被影響。
我想起我的中醫師跟我的督生都問過我類似的問題,我必須坦承我有我的限制。
在碩班的時候,我遇過正面臨家人在生死關頭邊緣徘徊的個案,我很心疼他,但又不知道要怎麼陪伴他,即便我求助了當時的督導,我還是覺得很難跟個案同在,因為我心裡也有自己的死亡焦慮,也很怕自己接得不好…
後來,剛拿到心理師證照時,海王星雙魚跟我的月亮雙子形成衝突相位,月亮好死不死又是我事業宮的主星⋯⋯
被海王星打到真的會一直暈,加上接連三年我重要的家人登出人間,我印象很深刻是當時我正準備學EFT(Emotional Focucing Therapy,在錄podcast時我還講去ETF XD)
中間一度請假再繼續進修。
不過,EFT確實幫我打好對於情緒感受跟依附理論的基礎,這讓我後來在接觸人際歷程治療取向時,能夠很順利地融合在一起。
我在探索自己適合的治療取向時,我也一直在檢視自己的核心信念,在我們唸Corey那本書時,作者們在介紹治療取向時,也都會先介紹人生觀。
而我也透過對自己的認識、在實務工作的經驗,慢慢拼湊出自己的核心信念是什麼…
除了以往接觸過的敘事、完形,以及一直不斷在研讀的榮格心理學之外,還有創傷知情….
我才明白原來哀傷一直都是我過去那幾年的主軸,但那樣的哀傷並不僅僅是過去那三年的失落經驗,還有更多的是我無法再彌補那些亡者對我的期許,我年歲越發增長,就離他們存在的時間越遠。
即便後來發生了一些難以言喻的事,讓我知道還有另一個世界存在,但我還是很悲傷。
而當我細細爬梳那些失落與悲傷時,我感受到的是,這些親人也賦予了我某些重大人生角色,例如某某人的孫女、某某人的妹妹、貓奴…
因此,我那時候回覆助理主持人是說,我因著那些失落的經驗可以稍微去理解與陪伴我的個案,跟他們同頻共振。
但,他們的失落悲傷我不可能完全理解,就如同他們不會理解,我跟我的貓相處的那十年經歷過的時光一樣。
至少在陪伴個案的時刻,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被陪伴、被傾聽、被允許好好哭泣或憤怒、或埋怨、或委屈、或羞愧…好好表達那些平常不太被允許抒發的情緒。
倘若情緒太多太重,那可能底層還有更多的故事沒能被好好聽到…或許有連結到過去的創傷事件,或是跟某個重要他人的遺憾或疙瘩…
那些都是屬於個案的故事,我們敬重並陪伴,但不需要把它背在身上。畢竟那是屬於個案的故事,我們做了偷故事的人不顯得很不尊重對方嗎?
然而,我們畢竟也是人,不可能不會受到對方情緒所影響,所以好好吃好好睡,自我照顧很重要。
倘若,真的過不去,也有可能該個案的故事跟我們的人生歷練有些共鳴,那就真的需要尋求專業督導的協助了。
#自我照顧 #別當偷故事的人 #助人工作者練心術 #延宕哀傷
倘若想聽我如何跟夢一起工作…尤其透過夢跟諮商實務結合的朋友,歡迎報名我在6/20晚間的線上講座,早鳥優惠中
夢境魔法的秘密與運用報名表單:https://forms.gle/7bGYQipDmuM6Ms7p9
留言
張貼留言